首页 > 资讯 > 正文

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目标的逐步实现 旅游业显然成为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增长点

2019-08-09 11:15:16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适应群众需要促进商品消费和文化旅游的措施,更大地释放最终需求潜力。其中,会议围绕消费惠民、丰富产品供给和完善市场监管三方面明确了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措施。

针对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提出的年度目标要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国家明确将旅游消费作为新消费热点、加以大力培育的关键节点上,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号召,尽快形成适应于广大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国内旅游市场,已成当务之急。此次会议明确的三举措,无疑是对标国家针对旅游产业壮大发展的目标要求,力促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成为激发最终需求的重要抓手之一。

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目标的逐步实现,旅游业显然成为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增长点。一直以来,围绕旅游市场的规范发展,有关部门可谓部署不断,目的就是尽快形成规范有序发展的旅游市场,同时利好旅游市场“蛋糕”不断做大,切实对内需消费形成强有力支撑。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民众旺盛的旅游出行需求与快速增长的产业投资,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而言,显得恰合时宜。毕竟,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关联广泛的类别,切切实实发挥着强劲的带动作用。

有数据显示,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关联产业超过110个,且近年来对相关产业的贡献不断凸显: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和商业的贡献率超过40%。

当然,想要借助旅游产业的“蛋糕”不断做大,继而带动更大规模和范围的产业发展与增长,必须仰仗规范、有序且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必须承认,一系列旅游市场的顽疾正侵蚀着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部分成果。

对于正处于快速上升通道的国内旅游市场而言,要实现科学、有序发展,一方面需要对既有旅游产业政策、旅游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规范;另一方面必须确保旅游“守”法,这其中不仅需要相关旅游产业主管部门的综合治理、监管,更需要旅游从业者的主动守法以及社会公众等舆论监督力量的积极参与。唯有如此,才能逐渐建立起适用于我国国情的、良好的旅游法治环境,促使旅游市场走上规范有序且可持续的发展轨道,顺应时代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由此可见,面对方兴未艾的旅游市场,在提供更契合民众出行需求的旅游产品之余,最为重要的就是不断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包括运营和守法环境,实际上这也是近年来主管部门主推的工作内容之一。从此次会议明确的内容看,三举措也将其纳入其中。

会议确定了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措施:一是推动消费惠民。鼓励各地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以“互联网++”提高文化旅游消费便利度。二是丰富产品供给。鼓励举办文化旅游消费季等活动,支持邮轮游艇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发展文化和旅游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三是完善市场监管,确保文化和旅游场所、设施运行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实施联合惩戒,保护消费者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降低景区门票近年来成为全国各旅游景区普遍采取的措施,与此同时,“互联网+旅游”的融合趋势更是极大释放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比如,通过线上推出打折票以及平抑旺季游客数量等效果都有显现。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正处于快速上升通道的中国旅游市场而言,要实现科学、有序发展,必要的工作措施和要求必不可少,其中,景区门票价格看似小事,实则是左右我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阻碍,因此,尽早形成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找寻激发大众旅游意愿与景区运营盈利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吴必虎认为,景区门票价格下降甚至免费开放,将直接促使景区运营直面转型要求,即由门票经济转向旅游经济,他表示,旅游产业应该转变靠门票来活的方法,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要分离,要发展特许经营、要发展旅游创新、要发展遗产的活化,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和挑战。

当然,对于偌大的中国旅游市场而言,剔除了高票价制约影响旅游消费增长的同时,必须要对诸如旅游强制消费等毒瘤尽早下手,否则,依然不利于构建全域旅游市场。唯有如此,才能逐渐建立起适用于我国国情的、良好的旅游法治环境,促使旅游市场走上规范有序且可持续的发展轨道,继而带动全域旅游市场切实走向优质,届时,摆脱了门票经济依赖的众多景区运营,也将更长久可持续。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