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养老机器人、智能窗帘,这些智慧养老如何避免“闭门造车”?

2019-06-01 10:30:56来源:中国经营报  

李佳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智慧养老正日益受人关注。但是,很多公司遇到的现实却是,初衷很好、落地很难,生产出的智慧养老产品很难得到老年人的青睐。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先来分析几款相关产品。

智能音箱被视为智慧家居中枢之一,是这几年市场上非常火的产品。阿里、京东、百度……各大公司的各种智能音箱产品琳琅满目,市场的销量也是不断上升, 在很多养老机构的样板间中更是必不可少。但在老龄群体的现实生活中,智能音箱的使用却是乏善可陈。究其原因,一是部分老年人乡音难改;二是很多老年人说话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楚、声音洪亮。这些客观因素,都放大了智能音箱的使用难度,让老人们望而却步。

养老机器人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产品。各种家居机器人殷勤地为人端茶送水,类似的画面不仅广泛传播于各大视频网站,在各种科技展会上也是屡见不鲜。可是,老龄群体中有多少人做不到自己端茶送水,或者需要别人来端茶送水呢?现实生活中他们更需要解决的,往往是登高爬低这样的事。而这些事,恰恰是现在的家居机器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

智能感应灯也是我们常见的产品。将智能感应灯布置在卧室床边、厕所等处,确实为老人起夜提供了方便。但此类产品的通病是亮的很快,但亮的时间不够长,没有充分考虑到老人行动慢、如厕时间长等状况,往往是老人还没走到地方,或是还没上完厕所灯就灭了,反而将老人置身于更不安全的黑暗环境之中。

智能窗帘也多以帮助老人生活为宣传语。但实际上,生活中我们更加鼓励老人多活动,以保持身体的各项机能。智能窗帘带来的,恰与我们主导的健康理念相悖。

分析表明,当前许多智慧养老产品之所以很难打动老龄群体,就是因为在产品研发时“闭门造车”,“想当然”地认为有类似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找准痛点、痒点,结果就是把软性需求当成了刚性需求,把锦上添花当成了雪中送炭。

那么,智慧养老如何避免“闭门造车”呢?

第一,不能光顾着在实验室里搞发明,更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日本企业为研发护理机器人,深入到单元型、多床型等5家不同类型的护理院,以30秒为单位,仔细观察护理员一天当中要做哪些工作,每项工作用多少时间,甚至是工作时采用什么样的姿势,最终将护理流程细化成270个项目。如帮老人入浴,就被细分成入浴准备、脱穿衣、洗身等3项。统计表明,护理员每天的工作中,占比前5名的依次为:护理员自己的行动(28.71%)、帮老人吃饭、喝水(26.22%);帮老人排便(12.12%);帮老人移乘、移动(8.12%);帮老人洗面、清扫(5.45%)。进一步统计后,这些行动又可以概括为直接护理(直接接触老人)和间接护理(不直接接触老人)两大类,直接护理占45%,间接护理占55%。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使用OWAS身体作业姿势分析法,分析哪些项目对护理人员的身体负担最重。此后,研发团队还要与护理员沟通,了解护理员觉得哪些项目急需研发护理机器人。通过这样的实证调查,明确护理机器人的研发方向。

第二,不能只把老龄群体当作产品试用对象,更要让老龄群体融入研发全程。德国企业将老龄群体纳入研究团队之中,与年轻设计师编成多个小组,既鼓励老年人自己提出创意,也听取老年人对创意的感觉和建议。老人与年轻人共同参与,研发出的产品先在各个小组间充分试用,有效提高了通用性,多次获得各种制造奖项。

第三,不能只关注产品的物理效果,更要关注产品的心理效果。日本在试用护理机器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人在被机器人抱起时表情和手腿都会变得很僵硬,并且在调查中表示希望“自己也想要走走看”的老人较以往增多,提出调整护理机器人的使用方向,要求今后要根据入住老人的身体状况,合理使用机器人,唤起老人自立的意愿。同时,也有护理人员在试用中表示,由于在操作机器人时担心是否会发生问题,反而加重了精神负担。为此,日本也进一步提出今后有必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采取措施让护理人员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机器人。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相信,随着智慧养老的不断深入,一定会为老龄化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和活力源泉。

作者为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